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副院长张玉惕率队参加2017中国家纺设计师大会

作者:网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7-03-07

3月2日,2017年度“中国家纺设计师代表大会”在浙江海宁召开。大会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设计师分会主办,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人民政府承办,海宁中国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中国家纺协会秘书长李杰,中国家纺协会总设计师王易,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燕钢,副镇长殷晓鸿等领导,以及家纺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新闻媒体等出席活动。

应中家纺邀请,张玉惕副院长率队参加2017中国家纺设计师大会,纺服系主任马雪梅,纺品室主任武燕和创意设计中心主任高盛涛随行。

——/  凝聚人才,推动家纺产业设计水平发展  /——

中国的家纺设计从来不缺乏智慧和信心,但缺少共同的情怀与合作的力量。召开中国家纺设计师代表大会就是为了凝聚优秀家纺设计人才,撬动更多家纺设计产业链资源,为更多富有才华的家纺设计师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遇,进而推动中国家纺产业整体设计水平的发展。

会上,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朱燕钢首先致辞,他表示,家纺设计师大会的召开,翻开了家纺设计的新篇章,也为广大家纺设计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海宁许村是国内最重要的家纺集群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提花家纺产销中心,这两块沉甸甸的荣誉,让海宁家纺成为设计师成长的摇篮。海宁家纺一直致力于培养家纺设计人才,积极倡导家纺设计师从幕后走向台前。海宁家纺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就是发现和培养家纺设计人才的举措之一,15年来,经由大赛的平台,设计师们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市场。朱燕钢强调,家纺设计是家纺产业的灵魂,未来,海宁许村将为家纺设计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中国家纺协会总设计师王易在会上总结了家纺设计师分会的主要工作,共包括五项:一是举办家纺设计大赛,推动家纺设计力量崛起与发展;二是发布流行趋势,引领行业创新;三是开展培训鉴定,强化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四是携手软装行业,推进跨界合作;五是通过非遗展、拼布展、纤维艺术展等活动,激发家纺设计师新灵感。

她逐一介绍了这五项工作的具体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并最后总结道,家纺设计师分会通过以上工作,自成立以来,与家纺行业和设计师共同成长,一支充满活力的中国家纺设计队伍已经形成,并为行业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贡献了力量。

她还对家纺企业存在的人才流失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介绍了设计师分会未来将围绕规范、培育和推广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浙江海宁市许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殷晓鸿介绍,许村家纺已经成为许村镇的特色产业与支柱产业,在许村家纺业发展的过程中,海宁家纺杯·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家纺行业发掘了很多设计人才。他指出,设计是产品质量以外最大的附加值,也是中国织造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中国家纺产业的引领者,许村深谙设计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为搭建设计师之间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借2017海宁·中国家用纺织品春季博览会之机,承办了此次家纺设计师大会,共同探讨家纺产品设计的方向。

许村一直重视设计研发,加强产学研之间的对接与合作,让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进而为打造家纺特色小镇积聚力量。目前,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许村将坚持创新发展,科学布局,依据家纺产业的雄厚根基,重点打造围绕优势产业布局的时尚总部经济,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力促产业再发展。许村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广聚设计资源,构筑高端设计研发平台,使许村成为布艺时尚策源地,打造世界布艺时尚之都。

——/  聚焦设计,名家共话家纺未来  /——

产品除质量本身之外,设计是最大的附加值,许村这个家纺面料生产基地,在互联网时代下拥抱终端客户的时候,讲究面料花纹之外,更注重面料的成品化应用、家装风格的整体融入性。与会议同期举办的“设计智汇”家纺设计高峰论坛旨在汇聚人才力量,分享智慧,与大师对话,共创家纺设计行业新发展。大会吸了引来自企业、设计机构的家纺设计师和家纺院校教师的广泛参与。为家纺企业搭建了设计研讨、交流的学术平台,实现了产学结合、产业共融、发展共融的局面。

美籍华人、流行趋势研究专家,北京市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刘晓萍以《流行趋势的文化性探索》为题,带来了流行趋势与文化的思考,让家纺流行趋势更具文化内涵。

皮尔卡丹女装品牌设计总监、商品总监金硕则就《如何通过有效企划和精准研发来提升品牌》,从市场发展的角度为家纺品牌的提升分享经验,与现场参会人员共同探讨品牌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品牌的重要途径。

国际著名设计师、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梁建国以《东方生活》为主题分享设计哲学。(创意设计中心 高盛涛